貓老人癡呆怎麽辦?了解老貓失智症狀、判斷方式及保養方法
Article
貓咪和人類一樣都要經歷衰老,老貓會面臨很多健康問題,需要主人細心照護。本文介紹老貓失智症狀及判斷方式,並分享貓老人癡呆保養方法,幫助貓咪安心度過晚年。
透過本文您可以了解:
- 貓老人癡呆的表現有哪些?認識老貓失智症狀
- 其他疾病會導致老貓行為異常嗎?
- 如何判斷貓老人癡呆?
- 貓老人癡呆怎麽辦?了解老貓失智保養方法
目錄
【點擊標題可快速跳至該段落】
貓咪是非常可愛的動物,更是生活的好夥伴,因此,我們會發現身邊愈來愈多親友選擇貓咪作為寵物。美國有研究數據指出,家貓的數量在近年來一直增長,除開愈來愈多人養貓的原因之外,研究亦發現這個增長數值與貓壽命延長有關。隨著獸醫學日漸昌明,加上人們對寵物的護理與營養需求的認知提高,家貓壽命隨之延長,而放到如今,貓咪能活過20歲並不罕見。
我們當然樂見貓咪能陪伴我們度過更多的時光,然而,貓咪活得更久就意味著可能會面對更多老年的健康問題,例如老貓牙周病、貓老人癡呆等。與人類一樣,隨著年齡增長,貓咪的身體器官功能會逐漸衰退,導致免疫力下降而出現不同的疾病危機。同時,近年有不少研究發現,高齡貓更可能會出現貓認知障礙的情況,它類以人類的阿茲海默症、老人癡呆或失智症,對生活質素造成負面影響。
貓老人癡呆的表現有哪些?認識老貓失智症狀
一般而言,貓咪較難適應任何人與事的改變,而每隻貓咪都會有其獨特的生活習慣。因此,日常細心地觀察貓的行為,看看有什麼不尋常的情況,是了解其健康狀況的重點之一。
老貓認知障礙會出現異常的貓行為,而這些行為跡象通常會在貓10歲開始變得愈來愈明顯,當中包括︰
- 離家出走或進入陌生的環境
- 老貓睡眠時間變化
- 老貓食慾不振或不願吃喜歡的食物
- 在貓砂盆以外的地方排泄
- 貓活動力下降,對互動及玩耍的興致大減
- 沒有東西存在但茫然地凝視前方,例如:老貓一直看同一個地方
- 老貓半夜一直叫
其他疾病會導致老貓行為異常嗎?
事實上,貓咪出現以上的異常行為不一定是患上認知功能障礙,因此,主人應諮詢獸醫以作出正確的診斷。例如,老貓關節炎造成的疼痛可能會導致本來活躍的貓咪活動力下降,或令牠們因較難進出砂盆而導致貓隨處便溺的情況;同樣,老貓腎衰竭可能會造成排尿過多令貓咪覺得砂盆太髒,而在其他地方排泄。另外,口腔問題如老貓牙周病等會造成牙痛,影響牠們的食慾。而半夜一直叫,亦有可能源自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或高血壓,而且貓血壓高更容易會導致視網膜脫落,造成視力模糊,甚至引發高齡貓失明,牠們因此感到焦慮而亂叫。
延展閲讀: 熟齡貓的常見疾病
如何判斷貓老人癡呆?
獸醫通常會觀察貓咪的反應來判斷是否為貓老人癡呆。假如貓咪不斷繞圈踱步,或呆在牆角,不理會外界的事物,猶如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而不作出任何反應,就可能是
貓腦部
中的前腦出現問題。前腦是貓咪控制視覺、聽覺、睡眠及飲食等重要功能反應的區域。
獸醫透過磁力共振掃描及腦脊液分析,就能診斷貓咪的大腦中有否出現如:組織炎症、腫瘤、創傷或代謝疾病等問題,如果沒有,並排除了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症及腎臟疾病的可能性。那麼,老貓行爲異常就很有可能是由貓認知障礙所引發的了。
貓老人癡呆怎麽辦?了解老貓失智保養方法
獸醫可能會開出貓抗焦慮藥,讓貓咪定時服藥有助減輕老貓認知障礙的症狀。在飲食方面,作出
適當調整
亦有助預防或延緩認知功能障礙的惡化,例如攝取含有豐富維他命E及抗氧化成分的老貓食物。而在日常生活中,應避免將其他動物帶入家中,以免增加牠們的壓力;同時,將貓砂盆擺放在貓咪方便接觸的位置,不要放得太高,避免出現貓咪隨處便溺的情況;此外,您可設置斜坡式的老貓樓梯,令牠能活動自如。
動物行為學家指出,在延緩貓科動物衰老及紓解其伴隨的疾病中,主人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。除了以上的注意事項,主人應緊記要定期帶貓咪去看獸醫,進行全面的健康檢查,就能及早發現老貓失智患病的徵兆,在疾病的早期階段及時作出有效的治療。
點讚和分享此頁